产品展示Products

90后国际裁判蒋叶非的成长之路,挫折是羽球执裁生涯最好的礼物

2025-09-24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在世界羽联最新公布的2025-2026赛季国际裁判名单中,一个中国名字引人注目——蒋叶非,这位年仅32岁的羽毛球裁判员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国际级裁判之一,面对媒体的采访,他坦言:“最难忘的是首次执裁国际比赛的经历,正是那些挫折,让我明白成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旅程。”

初出茅庐:梦想启航的时刻

蒋叶非与羽毛球的缘分始于童年,8岁那年,他在家乡浙江杭州的体育馆第一次拿起羽毛球拍,从此与这项运动结下不解之缘,尽管未能成为职业运动员,但他对羽毛球的热爱从未减退,大学期间,他考取国家二级裁判证书,开始了执裁生涯。

“最初只是在大学校园里执裁校内比赛,后来逐渐走向社会,执裁省市各级比赛。”蒋叶非回忆道,“每场比赛都是学习的机会,从边裁到主裁,每一个角度都在帮助我理解比赛的细节。”

2009年,蒋叶非通过严格考核,获得国家一级裁判资格,此后几年,他在全国各类羽毛球赛事中积累经验,逐渐成长为裁判圈内的后起之秀,2018年,他成功通过亚洲羽联考核,成为国际级裁判,这也是他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。

国际首秀:期待与现实的碰撞

2019年3月,蒋叶非收到亚洲羽联的派遣函,将前往马来西亚执裁亚洲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,这是他首次以国际裁判身份亮相国际赛场。

“收到通知的那一刻,我激动得整晚没睡。”蒋叶非笑着说,“为此我做了充分准备,不仅复习所有规则条款,还专门加强英语口语训练,甚至研究了马来西亚的文化习俗。”

现实往往比理想更加骨感,抵达赛地后,蒋叶非面临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挑战。

“第一场比赛我就遇到了难题。”蒋叶非回忆道,“那是一场印尼选手对阵日本选手的男子单打比赛,第二局关键时刻,日本选手一记杀球,印尼选手判断为出界,但我看得清楚那是个好球,我维持了界内判决,印尼选手当即提出质疑。”

尽管蒋叶非用英语解释了判罚依据,但运动员仍然情绪激动,现场观众也发出嘘声。“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,手心全是汗,虽然最终维持原判,但那种紧张感和不确定性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准备好了。”

随后的比赛中,蒋叶非又遭遇了更多挑战:语言交流不够流畅、与裁判组配合不够默契、对国际赛事节奏不适应等问题接连出现。

“最让我受挫的是一场双打比赛的判罚。”蒋叶非坦言,“当时我没有注意到网前运动员的细微犯规动作,被裁判长当场指出,虽然及时纠正了判罚,但那种羞愧感至今记忆犹新。”

挫折中成长:从失败中汲取营养

首次国际执裁经历并没有预期中完美,但正是这些挫折,让蒋叶非获得了难得的成长机会。

比赛结束后,蒋叶非没有沉溺于失落,而是主动找到裁判长和资深裁判请教。“他们非常友善地分享了经验,指出我需要改进的地方,我意识到,国际裁判不仅需要精通规则,还要具备更强的沟通能力、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。”

回国后,蒋叶非制定了一套系统的自我提升计划,他加强英语学习,特别是羽毛球专业术语和裁判用语;研究国际赛事视频,分析优秀裁判的执裁技巧;还通过模拟训练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和决策能力。

“那段时间,我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提升执裁能力上,我甚至专门请教了运动心理学家,学习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和专注。”

努力终有回报,在随后几年的国际赛事执裁中,蒋叶非逐渐展现出成熟稳重的执裁风格,他先后执裁了汤尤杯、苏迪曼杯、世界羽联巡回赛等重大国际赛事,获得运动员和同行的一致好评。

2023年,蒋叶非被世界羽联提名执裁东南亚运动会羽毛球比赛,并在决赛中担任主裁。“那是我职业生涯的又一个里程碑,当运动员尊重你的判罚,当比赛顺利进行,当观众为精彩比赛鼓掌时,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。”

裁判之道:平衡艺术与规则

在蒋叶非看来,羽毛球裁判不仅是规则的执行者,更是比赛的守护者。

“裁判工作需要找到规则与人性之间的平衡点。”蒋叶非说,“规则是死的,但比赛是活的,一名优秀的裁判既要严格执行规则,又要理解运动员的情绪,保持比赛的流畅性和观赏性。”

他举例说明:“比如当运动员情绪激动时,适当的宽容和沟通往往比直接出示黄牌更有效,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。”

90后国际裁判蒋叶非的成长之路,挫折是羽球执裁生涯最好的礼物

蒋叶非认为,现代羽毛球裁判面临更多挑战:“科技改变了裁判工作,鹰眼系统的引入,虽然减少了误判,但也对裁判提出了更高要求,我们需要更加专注,因为每一个判罚都可能被回放检验。”

培育新生代:中国裁判的国际之路

随着中国羽毛球运动的蓬勃发展,中国裁判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,作为年轻一代国际裁判的代表,蒋叶非对中国裁判的未来充满信心。

90后国际裁判蒋叶非的成长之路,挫折是羽球执裁生涯最好的礼物

“近年来,中国裁判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越来越出色,越来越多年轻裁判走上国际舞台。”蒋叶非说,“这与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和中国羽协的重视分不开,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培训和国际交流机会。”

蒋叶非也指出中国裁判国际化过程中的挑战:“语言仍然是最大的障碍之一,国际裁判需要流利的英语沟通能力,这不仅体现在赛场上,还包括与国际同行的日常交流和规则研讨中。”

为此,蒋叶非积极参与裁判培训工作,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年轻裁判。“我经常告诉年轻裁判,不要害怕犯错,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,国际裁判之路充满挑战,但也无比 rewarding。”

展望未来:中国裁判的新时代

2025年,世界羽联推出新规,对裁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,作为适应新规的中国裁判之一,蒋叶非看到了中国裁判走向世界的新机遇。

“新规更加注重裁判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,中国裁判在这方面有独特优势,我们熟悉羽毛球运动,有丰富的执裁经验,现在需要的是更多国际曝光和交流机会。”

对于未来,蒋叶非有自己的规划:“我希望能够执裁更多高级别国际赛事,包括亚运会、英联邦运动会,甚至奥运会,我也希望帮助更多中国年轻裁判走向国际舞台。”

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,蒋叶非感慨道:“裁判工作教会我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判罚,而是如何面对挑战、如何从失败中学习、如何保持谦逊和专注,这些品质不仅适用于执裁工作,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。”

从初出茅庐的紧张新手到沉稳自信的国际裁判,蒋叶非的成长之路印证了他的信念:挫折不是终点,而是成长的起点,在中国羽毛球裁判国际化的道路上,蒋叶非和他的同行们正在用专业和执着,书写中国裁判的新篇章。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