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Products

姚明,面对未来仍怀信心 不排除CBA扩军可能

2025-10-28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扩军议题:机遇与挑战并存

自2014年青岛队与同曦队加入后,CBA始终维持20支球队的规模,近年来,随着国内篮球人口基数的快速增长与城市体育经济的蓬勃发展,扩军呼声日益高涨,姚明在论坛中指出:“联赛的规模需与基础设施、人才储备及商业生态相匹配,我们正系统评估扩军的可行性,包括对城市综合实力、俱乐部运营能力及区域平衡性的综合考量。”

这一表态并非空穴来风,2023-2024赛季,CBA常规赛收视率较上一赛季提升18%,社交媒体话题量增长34%,部分二线城市如南宁、长沙、合肥等地均提出申办职业球队的意向,NBL(全国男子篮球联赛)作为CBA的下级联赛,其头部俱乐部的竞技水平与商业开发能力近年显著提升,为扩军提供了潜在候选对象。

扩军亦伴随风险,姚明坦言:“球队增加可能稀释现有商业资源,例如转播份额与赞助权益的重新分配,更重要的是,需确保新球队具备长期健康运营的能力,而非短期资本涌入后的‘昙花一现’。”为此,中国篮协已启动《职业俱乐部准入标准2.0》修订工作,拟从财务健康、青训投入、场馆设施等维度设立更高门槛。


青训与市场化:扩军的根基

姚明多次强调,扩军的前提是“人才供应链的稳固”,目前CBA本土球员中,约70%来自各俱乐部自有青训体系,但顶尖人才仍相对稀缺,2024年U19世界杯中,中国男篮仅位列第16名,暴露出青年梯队与国际水平的差距,为破解这一困局,篮协计划推行“双轨制”改革:一方面鼓励俱乐部与地方中小学、体校合作,建立“一条龙”培养路径;另一方面拟开放外援政策,通过增加竞争激活本土球员潜力。

市场化同样是支撑扩军的关键,2024年CBA与多家国际体育数据公司达成合作,引入AI战术分析系统与球迷互动平台,尝试打造“智慧联赛”,联赛版权分销策略亦趋于灵活,除传统电视转播外,短视频平台与虚拟现实(VR)直播等新兴渠道占比已提升至30%,姚明表示:“我们希望未来五年内,CBA能跻身亚洲最具商业价值的体育IP之列。”


区域平衡与体育经济新动能

目前CBA球队主要集中在沿海与经济发达城市,中西部地区仅山西、新疆等少数代表,若扩军落地,中西部省会城市或成为重点目标,西安凭借2023年亚洲杯承办经验,已具备职业球队所需的场馆与球迷基础;武汉则依托“长江经济带”区位优势,有望通过球队建设带动体育产业集聚。

姚明,面对未来仍怀信心 不排除CBA扩军可能

值得注意的是,扩军亦可能激活相关产业链,据《2025中国体育产业白皮书》预测,若CBA新增两支球队,将直接创造超过2000个就业岗位,带动场馆运维、体育传媒、衍生品开发等领域约50亿元的经济增量,姚明特别提到:“职业体育不仅是竞技,更是城市文化与经济生态的组成部分,我们期待篮球成为区域发展的‘黏合剂’。”


国际视野与长期愿景

面对NBA、欧洲篮球联赛的全球化扩张,姚明认为CBA需坚持“引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并行,2024年,CBA已与澳大利亚NBL联赛达成战略合作,未来可能通过跨洲际友谊赛、球员交换计划提升国际影响力,篮协正研究设立“亚洲外援”特殊条款,吸引东亚、东南亚地区的优秀球员加入,增强联赛多样性。

姚明,面对未来仍怀信心 不排除CBA扩军可能

对于球迷关心的联赛赛制改革,姚明透露,未来可能将常规赛场次从52轮逐步增加至60轮,并引入“季中锦标赛”模式,以提升观赏性与商业价值,但他同时强调:“一切改革需以球员健康与比赛质量为前提,避免盲目扩编导致的伤病潮。”

搜索